在港片盛行時在台灣吹起一陣「警匪監獄風」,凡舉警匪或監獄風雲相關類型電影出現,總會產生不少聲量,在事隔近三十年的如今仍在電視中時常看見(看的人絕對不會是年輕人)。常見題材不外乎是槍戰亦或者監獄中相殘戲碼,在當時的年代的確具有提醒與警告意味的,相對也讓人習慣了此類型的電影題材,是好是壞?見仁見智。
|卸下過往印象,挑戰反派內心世界。
整部戲由林哲熹、JR紀言愷、范少勳主演,過往眾人對三位男演員的印象,不外乎是:活力偶像、陽光大男孩、酷帥性格,卻在電影樂獄中將設定的兇狠與厭世角色詮釋得令人深刻。
原想著JR紀言愷的偶像背景,往往總是「高富帥」又善良的角色找上門請他飾演,也因此會想著會不會讓電影中為他所設定角色個性所受到限制,但看完電影後反而為他的大男孩、偶像的標籤狠狠地撕下了。
尤其劇中一幕充斥著憤怒與怨恨、對著巴士玻璃猛敲打的眼神,那是無法掩飾的心痛,那也是帶著血絲紅著雙眼來詮釋對自己憤怒、對自己感到懊悔的情緒;明顯能夠感受到當時在拍攝時他入戲的程度,也將自己給眾人的印象大大地翻轉了,這似乎也意味著在長期電視劇經驗磨練之下,首度轉戰大螢幕的他成功挑戰不同戲路,他的精湛演技為電影加分了不少。
林哲熹與范少勳的好演技早已深植人心,在電影中首度挑戰因「不得不」而成為的反派角色,以及無惡不作的重量級壞到底反派,確實讓人再次驚艷。他們似乎已經將「壞痞」這個元素套入了自己的性格中,在劇中可以感受到他們認真的壞、著實的痞,是整部戲的亮點之一。
|改變題材,開啟監獄電影與少年犯第二人生。
醞釀兩年總算與觀眾見面的電影《樂獄》巧妙地運用少年犯的年齡層,結合了別於過往的青春熱血校園電影,將故事題材與背景替換,讓監獄少年犯作為主軸,以青少年的輕狂不羈所鑄下大錯而為自己負責,嘗試改變自己並且開啟第二人生為題材,整體的劇情發展節奏是俐落的,也讓人很快速能夠進入劇情,擺脫了過往青春片的鋪陳許久的習慣,給觀眾不同的觀感。
我很佩服眾演員們在拍攝時期,被導演要求關在監獄裡長達三個月的勇氣,不僅手機不能用拍攝期間更是枯燥乏味。也不得不說導演的確將「青春片」成功逆轉人們的印象,電影《樂獄》不僅僅是一部監獄風雲電影,同樣也是鼓舞人心的真人真事的正能量電影,期待日後台灣電影能再度以不同題材讓觀眾們接收到更多的正面訊息,才能讓電影具有教育意義,也能讓如今的人們能夠暫時遺忘現實的陰影,迎接有光線照映的未來。
- 城旭遠。